中国笔业网 - 笔业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新闻 | 品牌新闻 | 行业数据 | 行业标准 | 百科知识 | 政策法规 | 新品资讯 | 成果专利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标准 > 宁波文具业牵头破解“圆珠笔现象”
W.biz | 商业搜索

宁波文具业牵头破解“圆珠笔现象”

信息来源:boioo.com   时间: 2011-12-29  浏览次数:1350

    一支高档圆珠笔笔尖来自日本,墨水来自德国,制造设备来自瑞士,中国企业只做了笔杆和组装工作,一支笔的利润只有1分钱,局面令人“尴尬”。为此,科技部拨款6000万元经费进行科技攻关,计划用3年时间让中国制笔企业掌握圆珠笔制造的核心技术。科技部对宁波文具业委以重任。
    近日,科技部下达了“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的首批科研经费,中国制笔业龙头企业、宁波文具协会会长单位贝发集团作为该项目的牵头实施单位之一,共获得超过1000万元的首批科研经费支持,将与宁波和全国的企业、科研单位一起承担起打破中国文具业“圆珠笔现象”的重任。
    科技部拨6000万专款对圆珠笔的核心技术进行攻关。而按照科技部的要求,每个子项目的实施单位均需按1:2的比例对该项目进行资金配套。这意味着未来3年中国将投入1.8亿元对圆珠笔的核心技术进行科技攻关。
    小小一支圆珠笔值得如此“大动干戈”吗?有关人士指出,实际上“圆珠笔现象”在中国并非个案,小家电业、汽配业、手机制造业等行业都存在规模大、产量高、却缺乏核心技术,造成利润微薄的情况。在此背景下,科技部主持下的“制笔业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的实施路径,能否为宁波乃至全国类似产业的提升闯出一条可资借鉴的新路,值得关注。
    现象
    做一支圆珠笔只赚1分钱
    尽管我国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但令人吃惊的是,小小一支圆珠笔的核心技术,中国企业竟然还没有掌握。而这也直接造成中国制笔企业成为一个个圆珠笔“组装车间”,做一支笔的利润只有1分钱。
    据了解,制笔业有2大关键技术,分别是笔头和墨水技术。其中要求笔头硬度高、书写顺畅、不蚀纸、不易被墨水所腐蚀,这就对笔头的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产生了很高的要求。而对墨水则要求不沉淀、腐蚀性小、利书写、出水顺畅、书写后不褪色等,对墨水的配方、导电性、稳定性、腐蚀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而笔头和墨水的搭配能否达到“兼容”也非常重要。但目前,中国制笔企业并没有掌握高端笔头和高端墨水制作的核心技术。
    每年中国从瑞士、德国、日本进口大量的高端墨水和高端笔头,以及笔头和墨水的关键制造设备,每年用于采购这些产品的费用至少有2亿美元;然后中国制笔企业再配上笔杆,做好电镀、包装,将笔装配成形。这其中,笔头和油墨的成本要占到一支笔成本的70%左右,再加上劳动力以及其他装配笔的其他要素,平均下来,中国制笔企业做一支笔只能赚1分钱。中国制笔协会有关人士分析说。
    据悉,中国笔产量非常惊人,每年的产量可以让每位地球人用上10支;但价格非常低,平均每支中国笔的销售价格不到0.1美元,利润仅1分钱。而施华洛世奇的礼品笔,售价高达330元人民币。
    “这就是‘圆珠笔现象’,没有核心技术,量大、价低、利润薄。”有关人士这样指出。
    “圆珠笔现象”也引起了全国政协的关注并进行了相关调研,并将此写成提案在2011年的全国两会上递交。时任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两会上政协的一个提案给我触动很大。我国每年生产380亿支圆珠笔,但笔尖珠芯近90%来自进口,墨水80%进口或用进口设备制造。”
    科技部对此非常重视,决定组织全国力量进行科技攻关,打破这一“尴尬”的局面。
    重任
    宁波文具企业被委以重任
    今年3月份,科技部启动了“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拨出专项经费6000万元,目标是在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的三年间,通过技术攻关,突破圆珠笔墨水制造生产、笔头制备用材料生产、笔头制造设备国产化等关键技术,实现笔类产品核心技术国产化,给数百亿支中国制笔安上“中国珠芯”。这也是中国制笔业首次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据介绍,“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分为三个子项目,分别是:圆珠笔墨水的研发与产业化;笔头线材及其装备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笔头与墨水匹配等瓶颈问题。宁波作为“中国文具之都”,制笔企业众多且拥有贝发这样的制笔龙头企业。科技部根据各地申报该项目的情况和产业实力,最终确定由贝发集团、晨光集团、上海纳诺微科技公司三家企业牵头承担各个子项目的科技攻关。
    贝发集团总裁办副主任张雪莲告诉记者,贝发牵头承担了“笔头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子项目的研发攻关任务,还承担“圆珠笔墨水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子项目中的“中油墨水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课题的攻关。在“笔头材料研发”项目中,贝发集团已经整合了包括天津大学、温州大学等高校以及太原钢铁有限公司研究所等8家单位进行共同研发,而在“墨水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也将由宁波、温州、江苏、上海等地企业共同参与。
    “我们相当于承担了这个项目中50%的科技攻关任务,这是宁波作为文具之都的骄傲,不过这个研发任务也很繁重,但意义重大。”贝发集团总裁邱智铭表示。
    上月,该项目正式启动,第一批研发经费下拨到各个项目的牵头单位。贝发集团在“笔头材料研发”项目中获得377万元的经费支持,在“中油墨水研发”项目中获得685万元的经费支持。根据科技部的要求,企业需按1:2的比例为该项技术攻关提供配套经费。
    未来
    有望用上新材料笔头
    对于科技部要求3年内解决“圆珠笔现象”的要求,贝发集团还是充满了信心。邱智铭告诉记者,贝发已经就此展开了相关研究,未来中国圆珠笔将有望用上纳米墨水和不锈钢笔头,这些都将是中国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目前中国大量使用的笔头都是铜质的笔头,易加工但硬度不足,而且容易与墨水起化学反应,造成笔头出水堵塞和腐蚀。
    据介绍,目前贝发已经尝试采用纳米爆破技术,将墨水粒子的颗粒分解到300纳米级的水平并已经取得初步的成功,但由于没有相应的笔头配套,纳米墨水的应用范围也比较有限。贝发此次承担的“笔头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子项目的研发攻关任务,吸引了国内不锈钢研究领域最权威的机构——太原钢铁有限公司研究院以及其他科研机构参与。贝发集团质量与技术经理徐君道告诉记者,根据该科研项目的要求,太钢的技术专家需要开展技术攻关,将普通的不锈钢加工拉丝成直径为2.3毫米细的不锈钢丝,并将其制作成笔尖,这个不锈钢丝笔尖要具有较强的防腐蚀性能,不易与颗粒度极小的墨水发生化学反应,这个要求是非常苛刻的。据悉,目前太钢公司的技术专家组已就此开展了多次试验。
    “我们期待这个科研项目能够在2012年底完成中试,计划在2013年完成研发,并研发出相应的生产设备,从而为大规模现代化生产高性能笔尖提供产业化基础。”贝发集团质量与技术部经理徐君道介绍说。
    “这个项目对宁波和中国制笔业来说意义重大,甚至可以说将改变全球高端笔尖的制造版图。而如果贝发研发成功并顺利在宁波实施高端笔尖产业化的话,宁波将真正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制笔业的领跑者。”宁波文具协会秘书长汪勇对该项目也充满了信心。
    思考
    研发模式能否复制?
    实际上,不仅仅是文具业有尴尬的“圆珠笔现象”,在我国的手机制造业、小家电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服装设备制造和服装加工等众多领域,都存在着“规模大、利润附加值低、缺乏核心技术、只赚取微薄加工费”的状况,“大而不强”成为许多竞争性行业的真实写照。以手机制造业为例,虽然中国是手机生产大国,宁波的慈溪、余姚、奉化等地都有手机生产企业,但国产手机品牌企业大多数只是在手机外观及软件应用上进行一些创新研发,关键技术如芯片、显示屏、主板等方面全部引进国外的设备,或者直接采用国外的产品。中国企业能赚取的也只是微薄的加工费,基本没有掌握到核心技术,甚至还要为使用国外的专利而买单。
    在这种背景下,针对“圆珠笔现象”的科技攻关之路就有着较为典型的借鉴和示范意义。国家科技部立项,国家及相关企业3年投入1.8亿元对小小一支圆珠笔搞科技攻关,力图破解令人尴尬的“圆珠笔现象”,推动中国制笔业掌握核心技术。这种模式能否“复制”到其他产业中?值得思索和探讨。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笔业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