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笔业的祖师——蒙恬
如今人们在工作、学习、写作时以及孩子们上学学习时,都要用铅笔、圆珠笔、钢笔;个别的人,喜欢用毛笔.特别是国画、书法爱好者,更离不开毛笔了.铅笔、圆珠笔、钢笔,使用方便、快捷,又便于携带,是现代人离不开的书写工具.但要知道,这些便捷的书写工具,是由古老的书写工具如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与中国的毛笔发展而来的.特别是我国的毛笔,在过去与纸墨砚,合称文房四宝.纸笔墨的发明与使用,推动了书写工具的发展,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之一.
人们自然会问,我国的毛笔何时发明?又是由谁发明的呢?
明代程登吉《幼学琼林》说“笔乃蒙恬所造,其实,这话说的并不正确.古代有了文字之后,或用刀,或用树枝、竹挺来刻或写.所以《物原》说,伏羲初以木刻字,轩辕(黄帝)易以刀书,虞舜以漆书于方简.用挺沾漆在木竹简上书写.挺,如旧时的木工为划线或作记号所用的水斗竹笔.所以许慎《说文解字·聿部》说“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聿的字形,就像以手握刀或挺之状.笔字从竹,说明用毛笔书写是以后的事.古书像《管子·地形篇》:“桓公命有司削方墨笔,《庄子·田子方》:“舐笔和墨,《礼记·曲礼》:“史载笔等,这些文献记载说明秦以前已存在笔.考古发现也证明蒙恬以前已有笔,如1954年在湖南长沙古家公山一座战国古墓中,出土一支毛笔,是用上好的兔箭毛制成,用细丝线缠在笔杆上,笔杆为圆竹条,外面再涂漆加以固定.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毛笔了,人们称它为“楚笔.1957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三支毛笔,它不过是在战国毛笔的基础上,有所改进而已.这三支笔很接近蒙恬改进之笔.王三聘在《古今事物考》中说:“自有书契,即有此笔,古《礼》曰:‘史载笔.’一云大舜造笔,一云蒙恬造笔.盖古笔木管鹿毛,然羊毛竹管乃恬制也.